首页 > 重点政务信息 > 规划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稿时间 :2011-12-20 编辑: 来源:

“十二五”(2011~2015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吴中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在新起点上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编制《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主要阐述未来战略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文件,是动员全区人民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承接良好发展势头,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做强经济开发区,做美太湖山水,做靓吴中新城,做好新农村建设”四大工程,精心打造“高效行政、公平市场、便捷商务、快速交通、宜居生活”五大环境,不断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如期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实现翻番,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43.8亿元,是“十五”的2.2倍。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60亿元,年均增长23.1%。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8∶62.6∶33.6调整为2.8∶56.1∶41.1,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2005年的15.8∶57.1∶27.1调整为9∶57∶34。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6万亩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全面启动,初步形成东部平原传统农业区、中部沿湖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西部山区茶果林和畜牧区的发展格局,以“六加一”工程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玉品”牌碧螺春茶叶、“太湖”牌大闸蟹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新型工业化战略深入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主导产业量增质升,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7%。中心城区的城市商贸楼宇经济、开发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初具规模,环太湖旅游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鲜明特色。吴中经济开发区、太湖科技产业园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

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开展创新型城区建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3.5%。新建木渎金枫路创新创意街区、长桥创新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园区,建成各类创新载体150多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1家,吴中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学研合作层次进一步提高,先后引进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认英泰WYDP目击测试实验室、中科院电气研究室等科技服务项目,建立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城市研究院等合作平台。人才集聚步伐加快,引进人才总量4.2万名,年均增长16.2%,其中高层次人才年均增长10.6%。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两集中、两到位”行政服务机制逐步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木渎镇、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先导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旺山、天池白象湾等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全区组建农村“五大合作社”309家,持股农户实现全覆盖,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成为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临湖镇湖桥集团成为全国首个依托农民合作社成立的集团公司。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国资经营性资产、股权投资和金融参股步伐加快,企业上市和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新增上市公司3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8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2.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70.5亿美元,分别为“十五”的2.6倍和2.9倍。“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在吴中区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3家。民营经济规模壮大,引进民资内资企业10096家,平均注册资本854万元,是“十五”的4倍。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率达61%。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吴中大道、东山大道、宝带西路延伸段等城市快速干道建成通车。电力、通信、人防等设施建设有效推进,220千伏越溪变电站、郭巷通桥油库等一批能源设施投运,电信宽带网络自然村覆盖率扩大到90%。越溪城市副中心初具规模,尹山湖生态商圈加快建设,东太湖滨湖新城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退渔还湖、退垦还湖全面完成,绿化造林、湿地营造、生态恢复三大“绿色工程”成效显著,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9.1%,太湖湖滨湿地公园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耕地、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大,国家生态区建设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十一五”期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27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1.6%。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4.1万个,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8万人次,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人。区域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县(区)建设验收。文化体育工作迈向长效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国文化先进区顺利通过复评。卫生设施逐步完善,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建设加快推进,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助残、帮困、扶贫、慈善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全面开展,“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依法治区有效推进,“平安吴中”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成果,也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成果。五年来,全区上下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最强大的发展动力,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本质的发展追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束缚,以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用高标准来衡量,与先进地区相比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的瓶颈制约突出;科技创新成效不够明显,新兴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城市化现代化步伐不够快,功能设施、商业业态需要加紧完善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社会建设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矛盾有所增多;等等。这些不足和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吴中区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

从国际发展环境看,“十二五”时期,以和平、发展、合作为主题的时代潮流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增速将会放缓。随着各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将面临转型,纳米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新产业将抢占未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将成为重要发展导向,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气候变化应对等问题更加凸显,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这既加大了我们推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为我们利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中的机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国家层面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保障民生,更加注重两型社会建设。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战略,积极有序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促进消费升级提供了现实的机遇,也对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区域发展环境看,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十二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推进,并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将更加优化,要素配置将更加合理,区域分工将更加科学,苏州与上海协调发展的机遇优势将更加显现,与长三角城市间产业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同时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按照苏州市“三区三城”的建设要求,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机遇,吴中区与其它中心城区之间的协同效应将大幅增强,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的集群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我们将迎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从吴中区自身看,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更加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呈现三个阶段特征:

转型升级的攻坚关键期。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的刚性约束越来越突出,土地人口承载压力日益加大,原有发展模式赖以支撑的生产要素、条件基础逐步弱化,土地空间资源紧缺,能源供给压力增大,商务成本快速上升,生态环保约束加大,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紧凑的步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型城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引领、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走进太湖时代的重要发展期。吴中区坐拥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五分之四的太湖峰峦,有着最富饶的太湖岛屿、最秀丽的太湖岸线,是太湖最美丽的地方。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太湖,将是吴中区“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潜力所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铁高铁地铁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发挥太湖资源优势,通过全面实施生态立区战略,规划建设沿太湖绿色低碳走廊,营造生态低碳发展空间,在保护太湖上交出一份让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满意答卷;通过加快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高标准建设东太湖滨湖新城,推进高端产业城区、最佳宜居城区、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在合理利用太湖上走出一条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普遍提升的发展之路。

民生改善的创新突破期。“十二五”时期,随着城乡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入调整,各类群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大,各类社会新旧矛盾交织,民生改善将是我们在发展中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这期间,需要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建设,花大力气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使人民生活得更加殷实,使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更趋协调一致,使吴中的明天更加美好。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苏州市建设“三区三城”总体部署,围绕“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的目标定位,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走进太湖时代”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引领、产业提升、城乡一体、民生优先、绿色发展五大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人文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努力把吴中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城区、最佳宜居城区和文化旅游强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二五”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善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太湖山水资源和吴地人文底蕴优势,立足吴中特色,加快发展质量更高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必须始终坚持富民惠民,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完善人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不同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具体实施五大重点工程:

——创新引领工程。紧紧抓住苏州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契机,发挥吴中优势,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建设人才强区。以创新支撑发展,以创新引领转型,加快建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创新型城区。

——产业提升工程。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并举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和科技服务等产业,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服务业整体提升,建设服务经济高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优化工业经济内部结构,显著提高先进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城乡一体工程。加快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经济发达地区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

——民生优先工程。加快富民步伐,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推进民生工程,增强优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资源供给能力。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绿色发展工程。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太湖资源,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产业低碳化、高端化、健康化发展,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目标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苏南等有条件地区在“十二五”期末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的要求,围绕“高端产业城区、最佳宜居城区和文化旅游强区”的建设目标,提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五大类30项指标。

——经济发展。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左右,高效农业比重达75%。

——科技创新。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3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万人拥有人才数超过2000名,万人拥有专利授权量达75件。

——公共服务。建立完善、高效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更趋协调。到“十二五”期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8%,人均公益文化设施面积、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分别超过0.18平方米、2.5平方米,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达7张,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达40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补偿比达70%,城乡公共文明测评指数达85%。

——人民生活。城乡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到“十二五”期末,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达45%左右,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资源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五年平均达95分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4.5%,陆地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碳、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率均达到上级下达指标要求。


 

吴中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类型

序号

指  标

“十一五”期末   完成情况

“十二五”规划目标

指标属性

经  济  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02.3

年均增长15%

预期性

2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60.04

年均增长15%

预期性

3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01.3

年均增长18%

预期性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

251.4

年均增长15%以上

预期性

5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41.1

50

预期性

6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7

6.5左右

预期性

7

高效农业比重(%)

65

75

预期性

科  技  创  新

8

科技进步贡献率(%)

55

60

预期性

9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43.5

50

预期性

10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1

3以上

预期性

11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37.1

38

预期性

12

万人拥有人才数(人)

1500

≥2000

预期性

13

万人拥有专利授权量(件)

59.4

75

预期性

公  共  服  务

14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63

68

预期性

15

人均公益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0.13

≥0.18

预期性

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平方米)

1.8

≥2.5

16

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5.14

7

预期性

17

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张)

22.4

40

预期性

18

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补偿比(%)

55

70

约束性

19

城乡公共文明测评指数(%)

81.22

85

预期性

人  民  生  活

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2109

年均增长12%

预期性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4527

年均增长12%

预期性

22

社会登记失业率(%)

2.98

4以内

约束性

23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8

100

预期性

24

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41

45左右

预期性

资  源  环  境

25

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4.3

4.5

预期性

26

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0.6785

完成下达目标

约束性

27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化学需氧量

35%左右

完成下达目标

约束性

二氧化硫

34%左右

完成下达目标

约束性

28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率(%)

——

完成下达目标

约束性

29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97.16

五年平均95以上

预期性

30

陆地森林覆盖率(%)

29.1

≥30

预期性

三、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产业体系高端化

围绕建设高端产业城区的目标,着力推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促进“吴中制造”向“吴中创造”转变、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 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国内知名滨湖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新兴科技创意基地、苏州南部商务商贸中心”的服务业发展定位,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和公共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至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9%,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45%左右。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利用吴中区制造业基础,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和制造业剥离转型的机遇,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并进、融合发展。以吴中出口加工区为主阵地,大力发展三四方物流、专业市场配送、生产资料流通等现代物流业态,加快推进吴中物流、宇航物流、九江物流等物流园区建设,把吴中区打造成为苏州南城大宗物流集散中心。发挥开发区、太湖科技产业园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的龙头作用,培育和开拓服务外包新市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软件开发、动漫创意等业态,支持药明康德、西山中科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流的服务外包集聚区。增强苏检电器、中认英泰等国家级平台的辐射带动效应,新建一批工程技术转化中心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开放协作、功能齐备、高效运行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至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以上,建成10个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形成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七大国家级旅游景区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建成“国际水准、江南特质”的滨湖旅游目的地。重点突出“太湖休闲度假”和“孙子文化”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区域引擎拉动、整合创新管理、旅游配套发展三大战略,丰富发展太湖休闲度假游、水乡古镇风情游、乡村田园休闲游、江南文化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实施细分营销、整合营销、话题营销和节事营销等营销策略,建立景区景点星罗棋布、旅游形态各具特色、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宇航科技活动中心、太湖休闲俱乐部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引进1~2个主题公园,打造新的旅游亮点。扎实推进环太湖旅游5A级景区创建,着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等配套要素建设,提高休闲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率,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进一步培育壮大旅游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创新,提高产业素质,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至2015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0亿元,游客人均逗留时间超过2天。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扶植发展民间工艺、创意创新、人文传播、影视娱乐等产业,打造苏州南部文化产业基地。强化长桥动漫产业基地、木渎金枫路创新创意街区、郭巷文化美术街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高水平推进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胥江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工艺文化城、印刷数字化产业园、国际影视娱乐城等一批创新型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一圈、五带、十大集聚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高度融合,全面提高文化产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鼓励开发符合时代特征的原创文化产品、衍生产品,发展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企业,培育一批自主文化品牌,打造区域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全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之一。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扶持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完善文化经纪人制度,激活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至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以上。

提升发展消费性、公共性服务业。加快苏州南部商务商贸中心建设,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营运总部、分公司或职能性总部。积极构建现货与电子交易、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强木渎凯马广场、尹山国际汽车城、南环桥农副产品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商贸发展格局。稳妥发展房地产业,探索发展旅游地产、科技地产、商贸地产等地产项目。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创新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就业保障、体育健身、机构养老、市政服务等公共性服务业,鼓励发展生活娱乐、个性医疗、时尚配餐、网络代理等新型生活服务业态。

(二)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坚持创新发展、集群发展、集团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工业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500亿元。

优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世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先发优势和引领作用的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产业联盟,使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重点推动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三大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围绕提升“吴中药港”的实力和知名度,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名牌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重点发展新型化学合成药、高端基因工程药物、营养补充剂、新型医疗器械以及医药服务外包,建成一批医药服务外包、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重点依托“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的品牌优势,完善光伏产业链,提升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增强集成能力,建设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应用的重要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绿色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动力电池-电动(汽)车行业;大力发展高端新材料产品,形成电子信息材料、纳米生物医药材料、高性能涂层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新型光伏材料以及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扶持发展风能、生物质能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高端装备产业依托三基铸造装备产业园、现代装备科技园等载体,重点发展大型装备、重型装备、成套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以上。

提升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提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纺织、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龙头企业集聚,提高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能级,着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的生产体系向高技术、高增值环节延伸,向研发设计、销售服务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全面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立足产业、园区、企业三个层面,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打造1~2家地标型企业,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依法淘汰低水平、高污染、高耗能、安全性差的产品、设备和企业,调整转移一批占地多、效益低的劣势产业。力争至2015年,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在优势产业中打造4个以上中国品牌产品、50个以上省级品牌产品。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完善产业经济、生态保障、休闲观光、文化科普四大功能,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资本农业、合作农业,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六加一”工程,重点发展碧螺春茶叶、太湖大闸蟹、优质蔬菜、藏书羊肉、特色林果、优质畜禽等特色产业,形成3万亩蔬菜、3万亩茶叶、4万亩水稻、5万亩苗木、6万亩果品、10万亩螃蟹、3万头湖羊、10万头猪、150万羽家禽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高标准推进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创建一批集生产、科研、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新基地。加快果品结构调整,提升果品产业综合效益。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木渎藏书山羊交易市场、太湖大闸蟹交易市场等十大农产品市场规模,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嫁接改造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农业加工企业,创建1~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再创2~3个国家级名牌农产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抓好农业品种的引进、开发和选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用药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强化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建设一批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和应急保供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供应。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至2015年,“三品”农产品达200只。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四)高效推动产业园区二次创业

以开发区、度假区为重点,加快产业园区二次创业步伐,形成“高、新、优”产业载体平台,实现全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度假区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以开放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打造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增长极。开发区围绕“提升、精细”要求,进一步提升集聚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药及生物技术、光伏新能源等特色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间深度链接,建成科技创新的先导区、高端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着重提高河东、东吴、旺山工业园存量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淘汰、退出,建成生态型、低碳型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吴中出口加工区的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强综合保税功能叠加,打造辐射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加强吴中科技园的科技招商,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人才高地建设,争创全区创新型经济的示范园区。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准建设吴淞江科技产业园,以一流的管理机制引进高端项目,使之成为集聚高端工业项目、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度假区围绕“提速、出彩”要求,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强化规划引导作用,重点突出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科研服务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精细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争当全区“走进太湖时代”的排头兵。进一步强化核心区区域性旅游度假集散中心的主体地位,重点加快中央商贸区和金三角地区建设,着力策划引进一批旅游精品工程,形成商贸服务区、酒店集群区、休闲娱乐区、主题公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片区形态,建成生活与自然的生态式发展示范区。完善光福古镇生活配套设施,加快太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形成度假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建成生产与自然的生态式发展示范区。突出金庭原生态特色,打响“国内内湖生态第一岛”品牌,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度假胜地和生态家园,建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式发展示范区。乡镇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与“两区”协同联动的共建优势,双向互动,加强产业配套、功能衔接、错位发展,实现信息共享、项目共建、利益共有,积极探索实施“区中园”和“区外园”等多种模式的开发建设。

(五)加快构建“四带”产业格局

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完善功能,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四条产业带。城南先进制造业集聚带以吴中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带动木渎-胥口、临湖、甪直三大板块联动发展,提档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在苏州南部形成新型工业集聚基地。环太湖文化旅游经济带以太湖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东太湖滨湖新城为重点,依托沿湖景区所在乡镇资源,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创新创意、民间工艺、人文传播、影视娱乐、体育赛事等产业门类,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苏州南部文化产业基地。都市经济产业带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带动越溪副中心、东太湖滨湖新城、尹山湖-独墅湖生态商圈、度假区中央商贸区、木渎等板块,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地产商业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都市经济新高地。现代农业产业带以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联合东部平原传统农业区、中部沿湖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西部山区茶果林和畜牧区,重点发展特种水产、优质茶叶、高效蔬菜、特色果品、优质水稻、苗木以及湖羊养殖,建成现代农业基地。

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区

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挑战、促进转型、培育后劲的主要举措,大力提倡自主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创新素质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把吴中区打造成为优秀人才集聚高地和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区。

(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创新机制。鼓励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至2015年,建成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建立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围绕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分梯次培育自主创新企业群,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实现专门技术突破,激发原始创新活力,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鼓励大中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外包,带动形成强大的后备创新企业群体。

(二)加强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

高水平规划建设吴中科技园二期、吴淞江科技产业园、太湖科技产业园等新兴创新创业板块,优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各镇、街道根据当地资源、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整合已有的科技和产业资源,建立适合当地需要的特色产业孵化器,鼓励孵化器向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网络化、功能化发展。力争至2015年,度假区、开发区、各镇及主要街道都建有孵化器,各类孵化器总数达25家,国家级孵化器增至4家。深入推进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创科技园、尚德-库特勒研发制造一体化、苏州电器研究院、苏州药检所、西山中科GLP实验室等重大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在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设5个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切实提升科技项目孵化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至2015年,全区建成科技创业园5家、科技中介机构40家。

(三)培养与引进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引进和集聚模式,建立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与高科技项目落户对接的快速高效人才引进集聚机制。全面实施“511人才工程”,完善激活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未来人才三个核心环节,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确立主导产业人才竞争优势和新兴产业人才智力优势,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至2015年,全区人才总量达12万人,高层次人才数量翻两番,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3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3%,引进和培养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培养、评价、选任、流动、激励和保障等人才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在政策保障、环境配套、生活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加大激励奖励力度,建立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强对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营造尊重知识、珍惜人才、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优化创新服务环境

积极培育创新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创新合力快速形成、创新成效快速凸显的文化和制度环境。着力突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支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成效。加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统筹支持力度,实施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倾斜。设立区级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银行对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建立创投引导资金,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开展科技保险工作,帮助企业降低科技研发风险。

五、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天堂

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目标,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增强资源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丰富城市内涵,把吴中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人间新天堂。

(一)整合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按照苏州市总体规划要求,强化与苏州主城区对接融入,以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四片(中心城区为一体,越溪城市副中心、东太湖滨湖新城为一翼,尹山湖-独墅湖商圈为一翼,度假区片,木渎-胥口片,东山-临湖片,甪直片)的整体城市发展格局。

一体两翼地区作为融入主城区的先行板块,加快完善和提升现代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都市经济,增强对全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与主城区地位一致、功能错位、互动发展的吴中新城。度假区片重点整合旅游资源,提升休闲娱乐服务功能,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延伸,打造太湖文化历史中心、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木渎-胥口片借力苏州中心城区西扩、轻轨一号线通车、南环高架西延,协调发展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产业,重点建设胥江城、中山商业广场、现代装备科技园、环太湖商贸物流园、胥江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苏州西部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区域性板块。东山-临湖片突出生态建设,重点加快温泉度假区、三基铸造装备产业园、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装备科技、现代农业,打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样板。甪直片加强新旧镇区联动发展,在发展甪直特色古镇游的同时,推动产业集约发展,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保护开发澄湖地区,打造旅游特色鲜明、工业实力雄厚、三产兴旺发达的旅游名镇和工业强镇。

着重打造城市建设五大重点板块。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退二进三”,合理布局滨水绿堤、市民公园,建设“吴中人文客厅、运河城市看台”的运河风光带,繁荣县前街、蠡墅片和吴中商城三大商圈,“接轨、融入”人民路商业中轴,打造科学适用、低碳节能、错落有致的都市楼宇集群区。全力建设东太湖滨湖新城。充分利用东太湖环境资源优势,推进新城规划开发,加快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和中央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全力实施“三心、两轴、一带、五廊、五片区”建设,重点引进国际商务、文化旅游、星级酒店、房地产、运动休闲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与吴江滨湖新城协同发展,建成苏州新的国际化中心商务园,全面打造体现苏州生态宜居、山水城市形象的新型城区。发展壮大越溪城市副中心。加快完善行政、商贸、居住、教育等城市功能,大力发展以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商贸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人气、商气集聚,实现与中心城区的衔接呼应,形成具有现代风韵的综合新区。做优做美尹山湖-独墅湖生态商圈。加快节点地块改造,尽早推出形态,重点建设一条集滨湖休闲娱乐区、精品休闲娱乐餐饮区、生态湿地公园、文体中心、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尹山湖特色商业街区,把双湖板块打造成为与金鸡湖“三湖一体”,与苏州工业园区无缝接轨,充分体现“现代、精巧、生态、休闲、宜居”特征的高端商住板块。精心打造度假区中央商贸区。以文化论坛为龙头,加快引进一批度假酒店、商务办公、餐饮娱乐项目,建设一批富有“太湖时代”内涵的时尚地标建筑,尽快形成CBD功能形态,发展成为沿太湖地区的商业中心、商务中心。

(二)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导向,按照“六有”目标,以木渎镇和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先导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全面深化农村“五大合作”改革,大力发展土地、社区资产、物业股份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旅游农业股份合作社,推进镇级合作总社联社改革。全面完成“政社分离”改革,引导优质资源向农村、合作社倾斜,加快合作经济走向市场,鼓励各类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参与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提高各类合作社的致富带富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大“三集中”、“三置换”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民集中居住规划,使更多农民变为市民。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比重达80%以上。以实施国家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为重点,加快农村村庄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农村卫生和社区服务全覆盖,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并轨,农村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水平,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加快构筑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十二五”时期,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体系,提高运行效率,为创造便捷舒适的现代化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配合苏州市轨道工程建设,建成轻轨1号线,做好2号线、4号线及支线的配套工作。完成苏嘉甬高速公路、苏震桃高速公路吴中段、230省道木渎至越溪段改线、343省道(苏沪机场路)改拓建、南环高架快速路西延工程,规划东西山环岛连接线建设,实施金庭环岛公路、环太湖路光福段、甪直东方大道、机场路、胥口孙武路综合改造,以及一批旅游景区道路建设工程,推进区域道路提标升级。促进公交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木渎客运站及一批乡镇公交首末站。加强航道建设和管养,实施苏南运河吴中段“四改三”、苏西航道“六改五”升级工程,建设吴中港岸线码头。

综合水利设施建设。以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为重点,全面提升防洪除涝能力、水资源优化调配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结合东太湖综合治理,调整重建和加固东太湖堤防36公里,整治浒光运河、木光运河、大缺港、直心泾港等引排骨干河道,加大西部丘陵地区的山洪治理力度,实施开发区建成区、蠡墅片区、越溪片区的防洪设施建设,提升地下空间防洪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增强水资源供给能力,“十二五”期间,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控制在35%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提升灌溉能力,重点兴建高标准农田灌排设施配套和高扬程提水灌溉站、山塘水池等山区小型水源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

供水和能源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区域联网供水,保障供水安全。扩建吴中新水厂、度假区水厂、东山水厂,改造金庭水厂,新铺设管网200公里以上,新增日供水规模26万吨。优化配电网结构,加强配电网主干网络建设,新建、扩建临湖变等5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香山变等13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容量2910MVA,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加强成品油供给体系建设,建设苏州燃料有限公司成品油仓储设施和配套码头,合理布局一批新建、迁建加油站。完善城乡供气管网设施,扩大燃气管网覆盖范围,新建一批加气站。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推广风力和沼气发电,积极探索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等新技术,启动华能太湖清洁能源项目,扩建光大环保能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综合防灾设施建设。完善地震监测网,加强项目建设的抗震设计审查工作,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地震避难场所建设,延伸对农村自建房和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指导工作。加强天气监测预警和气候环境监测评估,强化气象公共服务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完成吴中气象监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加强对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机制,强化预警机制。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众网建设,提高全区镇(街道)主干网络的容量和传输速率,发展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等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应用光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网络功能,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吴中区电子政务网,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应用,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鼓励IT企业研发生产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软件,为中小企业提供合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着力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积极建设最佳宜居生态区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导向,同步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努力打造碧水青山、优美整洁、清新宜居的“生态吴中”。

节约利用资源,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重点加强节能、节材、节水和节地工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重组和低碳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节约利用、集约利用和综合利用,大幅降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和水耗。加快建设市再生资源产业园(甪直)和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中心,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开展燃煤工业锅炉、绿色照明等十大节能工程,开发一批节能新技术,培育一批节能示范企业,切实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全面建设节材节能住宅和公共建筑,鼓励使用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广泛深入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节水型灌区创建活动,节约利用水资源。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7.5万亩。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水平和效益。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区域综合环境质量。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为着力点,以工业污染全防全控为抓手,以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均等化为方向,提升区域环境质量。至2015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30天。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扩建城南、开发区河东、木渎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600公里,新增日处理能力18万吨。至2015年,中心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责任制,加大对七子山垃圾焚烧堆场等重点污染源的整治和管理力度,加快减排项目建设,至2015年,工业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100%,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等水环境污染物年排放量达到总量控制目标。加强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率和工业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率均达100%。

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倡导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编制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深入开展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大力实施“清水蓝天造绿”工程,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加大对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责权利相一致、规范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加快沿湖、沿路、沿山等生态湿地、经济林网建设,实施重点生态地区小流域治理、河湖水土保持、矿山整治和宕口复绿等工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注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示范区和基地工程建设,重点打造太湖、澄湖、尹山湖、独墅湖四大板块,把“四湖”建设成为生态产业集聚区、生态技术展示区、生态居住示范区。

六、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塑造富民强区新吴中

坚持民本、民生、民富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加快富民步伐,积极引导服务需求,优先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

(一)完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就业保障力度。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政府、个人、学校、金融机构“四位一体”的就业促进体系,重点帮扶“4050”人员、大学毕业生、本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鼓励居民创业,完善创业鼓励政策,整合创业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居民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十二五”期间,确保每年新增就业2万人,新生劳动力就业率达90%以上。探索城乡统一就业监测制度,严格控制失业率。加强镇村两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就业公共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至2015年,95%以上的社区(村)实现“充分就业社区”目标。加强劳动力市场依法行政工作,促进劳动就业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提高社会保险水平。构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至2015年,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加快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建立养老保险城乡一体、逐步并轨的政策体系,健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被征地农民保养金动态增长机制。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与转轨,提高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补偿比例。扩大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调整提高失业保险水平。

完善救济帮扶长效机制。全面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健全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等专项援助为辅助,以临时救济、社会帮扶、慈善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发现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收入核查机制、救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和临时困难救助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民生权益。大力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和公益性基金会组织,不断提高慈善资金募集能力,探索发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多形式的社会救助机制。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扩大廉租房建设面积,加快集宿楼、公共租赁房建设,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就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及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搞好拆迁安置房统筹协调,完善拆、建、分、管“四位一体”机制,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工程品质。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和农村住房改造,推进危旧房改造及老住宅小区、老街巷综合整治,实现“住有所居”,推进“住有优居”。

(二)提高基本公共产品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全面形成“以区为主,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城乡学校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办学标准、办学经费、教师配置、办学水平的“六统一”。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新建小学4所以上、初中2所以上,70%的小学、初中建成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学校,所有普通高中建成省优质高中。加快以公办为主的幼儿园建设,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健康发展,新建各类幼儿园20所以上。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原区职教中心校)力争建成国家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学校。推进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发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6%,老年教育普及率达30%以上,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达20%,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达50%。积极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教育名师培养等八大重点工程,形成一批区域教育现代化特色和品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体事业的投入,推进文体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现代文体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图书馆新馆、博物馆、规划展示馆等一批标志性文体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提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树立精品意识,繁荣文艺创作,努力创作出具有吴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办好各种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实施体育基本现代化工程,积极引进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推进社区健身工程,提升体育事业水平。加强古镇、古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加强档案和地方志编纂工作,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新建区档案馆。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新建扩建一批乡镇卫生院。至2015年,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达190人左右,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100%。实施科教兴卫战略,加快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条件,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行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建成国家卫生镇3个以上。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和药品安全“两网”建设,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扶持发展养老事业。加强为老服务工作,保障老年人权益。建立健全城乡老年居民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各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按当地老年人口数规划建设一批管理好、品牌新、服务有特色的新型养老机构。积极推进敬老院建设,改善五保老人的居住环境。加大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力度,实现民办养老机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至2015年,全区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超过5000张,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目标。

发展人口计生妇幼等事业。加强人口研究与调控,完善城乡一体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优化人口结构和分布。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发挥“世代服务”体系的“六位一体”综合功能,深入推进“优生促进工程”,逐步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青少年权益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和残疾人创业就业工程。稳步推进双拥工作,积极发展婚姻、殡葬、区划地名等社会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推进社会管理现代化

促进文明和谐。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实施政务效能、权益保障、诚信服务、素质提升、环境提升“五大工程”,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提高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益活动等八大公共文明指数。完善志愿服务网络,加强科普宣传教育,营造科学、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

建设平安吴中。加强突发公共危机和安全事件预警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反应灵敏、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对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重大劳资纠纷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组织严密、网络健全、反应迅速的犯罪打击体系、治安防范体系和社会控制体系,努力形成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长效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防空、民兵预备役力量建设,提高国防动员和国民经济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建筑、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生产监督管理,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加强职业危害监管,保障职工健康。

建设法治吴中。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加强和改善民族、宗教、外事、港澳、侨台等工作,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依法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开、监督、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等方面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大“依法治区”创建工作力度。健全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制定区域管理、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规章和制度。全面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积极推进司法机制改革,强化司法监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有效整合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资源,保障人人平等获得公正的法律服务和司法救济。全面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大调解”体系,形成多方联动、快捷高效的调解工作机制。

优化城市综合管理。适应社会结构新变化,强化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增强活力、促进和谐的社会管理新理念,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充实新型社区工作人员力量,实现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确保群众活动有舞台、交流有平台。继续深化城管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架构,全面推行“区域式联动,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力量下沉、重心下移。着眼“依法、长效、精细”要求,健全横边纵底、运转协调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政府规划、市场主导、国资推动、社会参与的经营管理联动局面,不断推进资源商品化、建设产业化、管理市场化、形象现代化。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改善市容市貌。加强数字城管建设,探索解决违章搭建、停车、经营、广告等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成效。继续做好人防工作,实施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建设。

七、加快机制体制创新,构建市场化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吴中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山水苏州·人文吴中”建设,依然要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

(一)深化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活力、增动力。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金融强区建设。积极争取中资、外资银行机构在吴中布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充分发挥银行间投融资的主渠道作用,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行业,引进和培育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管理企业,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风投和产业投资领域,促进民间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实施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鼓励企业创造条件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上公开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到“十二五”期末,上市企业达到15家,形成资本市场的“吴中板块”。加快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农村小额贷款组织等金融组织,创新完善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探索非上市企业股权流动管理办法。进一步改善创新创业投融资环境,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机制。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担保和再担保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质押贷款,支持借(贷)款机构或担保机构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等借(贷)款业务。大力吸引海内外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制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运营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动对接中央和部属大企业、大集团,争取更多的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入驻。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贯彻中央、省有关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建设的政策法规,促进金融、资本、技术、产权、人力、土地、住房、中介服务以及商品市场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大宗物资市场和传统专业商品市场提档升级,加强不同层次的各类专业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拓展租赁和保险市场,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重点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抓好一批行业协会(商会)的组建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努力建设“诚信吴中”。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基础产业、城乡设施、市政公用、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行业重组与改制,提高公用事业、垄断行业运营效率。改进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市场准入、税收管理、规费标准、金融贷款、部门服务“五个平等”的服务机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政策协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信用评估、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制定和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加大财政支持投入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培育壮大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

优化行政服务体系。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两集中、两到位”行政服务机制,继续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健全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政务公开,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善决策程序,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快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推进街道(镇)、社区(村)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

(二) 扩大开放

坚持国际开放和区域开放互动,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外向型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吴中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着力推进利用外资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重视规模向规模质量并重转变,按照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发展导向,把利用外资、吸引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行业竞争力强的国际投资项目,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集聚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型项目,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开放包容、环保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引进一批研发机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功能性总部,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科技研究机构的本地化和研发资源的本土化,吸引更多国际研发中心、区域经济总部进驻。努力扩大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产业联系,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促使特色产业链向前后延伸,进一步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创新外资引进模式,通过增资扩股、兼并收购、楼宇招商、以商引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等多种渠道,加快外资项目引进。“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达20亿美元。

优化贸易增长方式。把扩大外贸出口与产业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引导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吴中区设立研发中心和营销机构,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切实提高出口贸易在中高端制造、研发、服务等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吴中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吸引一批高端出口型制造业企业以及信誉好、业务量大的物流公司、配送公司、研发机构进区入驻,增加进出口业务量,实现全区出口新增长。

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吴中区医药及生物技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优势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参与国外资源性项目投资、并购国际营销网络等国际合作。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强化联系服务和监测机制,确保在境外的投资企业正常营运、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探索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八、加强规划实施管理,落实配套保障措施

实现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划纲要提出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积极加以引导;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领域提出的任务,是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承诺,政府将切实履行职责,确保落到实处。

强化组织保障。经区人代会讨论通过的规划纲要,是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在本区各类规划中具有统领地位,必须形成中长期规划动态实施机制,根据规划纲要逐年分解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部门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要落实责任单位、落实项目资金、落实检查监督和责任追究体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加强23项专项规划的具体落实,与本纲要形成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确保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通过各专项规划得到实施。

健全公共财政政策。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保障水平。转变财政支持经济的方式,财政资金重点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和生态环境等关系到发展、改革和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行,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落实空间调控政策。认真执行供地和提高投资强度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空间集约利用水平。根据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强化差异化的空间准入政策和不同的建设引导要求,作为项目选址管理的重要依据。继续完善项目投资强度的用地政策,建立以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为主要考核标准的用地规模审核制度。开展土地复垦整理,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推动乡镇工业进园区,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益,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加大土地置换和土地储备,为吴中区新一轮发展提供土地资源。

完善评估体系。完善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统计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权威、准确和及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建立规范的规划评估机制,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和环境变化情况依法适度修订规划内容,调整相关指标。

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完善规划的编制程序,增强规划编制过程的公开性,保障全体人民参与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权利。加强对各项规划的协调以及实施的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行重大项目和事项的公示、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程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