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5日在苏州市吴中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程 飞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全区上下根据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把握‘新常态’、收官‘十二五’”主题”,按照“改革推动、创新驱动、产业带动、城乡联动、政民互动”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三个六”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完成了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度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增长7.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1亿元,增长9.2%;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7亿元,增长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亿元,增长7.1%;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1.2亿美元,其中出口7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2175元和25884元,分别增长7.8%、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
(二)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情况
全区222个重点实施项目完成投资359.87亿元,143个项目完成进度,普耀光电、苏州澹台湖会议中心、吴中万达广场等69个项目已经竣工。其中,产业项目带动作用明显,40个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38.54亿元,90个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45.17亿元。东山、胥口、甪直等板块超额完成任务,其中,东山超全年进度30个百分点。但是,受征地拆迁难度加大、企业资金筹措困难、规划报批和设计方案调整周期过长等因素影响,敏喆机械、太湖文化中心等33个项目未能开工,吴中大道东段暨南湖路快速路工程、苏州环太湖公路(度假区段)工程等46个项目存在一定脱幅。
(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特点
1.注重实体、转型,质量效益实现更高攀升。一是加快助推企业成长。建立困难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为企业争取市级以上各类扶持资金5461万元。全市率先设立中小企业贷款增信基金,全年审批增信基金贷款5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引导资金,放款1.06亿元。金融机构企业贷款余额达1751亿元,较年初增长24.3%。鼓励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新增15家企业挂牌新三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227.9亩,完成供地75宗、4553.8亩,其中利用存量2940.8亩。落实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登记等改革举措,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全年新增私营企业7348户。二是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扎实推进千企升级“112”工程,培育“专精特新”产品30个,打造“小巨人”企业1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22亿元,其中新兴产业产值61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4.2%,国内首家环保产业O2O平台落户出口加工区。提速推进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信息和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得到突破发展,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创成省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商贸流通得到提升发展,万达广场、大运城相继开业,首个区级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产鲜商城”上线运营,金枫电商园、舟山村、东湖社区分别入选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和市商业示范社区,社会消费业态丰富,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超230亿元。三是加快彰显人文引领。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我区举行,吴中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省级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成效,旺山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旺山景区获评“2015我最喜爱的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三山村、明月湾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舟山核雕村获评中国商旅文发展示范村,陆巷村获评中华民居开发和保护示范村,西巷青蛙村入选首批省乡村旅游创建项目,东山茶厂、升美斋羊肉店获评江苏老字号。全年接待游客2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9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7%。
2.注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起更大活力。一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化改革工作。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协调推进木渎“强镇扩权”工作,组建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公布“四张目录清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制订区属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制度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监管办法,逐步建立区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34亿元。二是以强烈的大局观推进招商工作。成功举办太湖经贸金秋洽谈会、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招商、上海服务业推介会等活动,正式启用区级招商信息交流平台,实现12个板块在载体、土地、厂房、招商信息等方面的实时共享,成功签约引进中节能环保产业园、九次方华东大数据中心等项目,两届广交会意向成交近6000万美元。新增注册外资和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分别为5.6亿美元、1.1亿美元,分别增长15%和17.5%。三是以敏锐的前瞻性加强创新工作。苏南自主创新特色区建设框架全面拉开,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64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4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5家、省高新产品293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科沃斯荣获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创客巢、众创+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众创空间入选苏州市首批创客空间,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园建成省级科技孵化器,城区获批筹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人才加速集聚,新增省双创人才2人、市姑苏领军人才8人。
3.注重规划、协调,城乡统筹取得更实成效。一是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开展“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研究,编制完成镇村布局规划和胥口、临湖、穹窿山、郭巷北部片区等地总规控规,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边界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一批新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太湖新城“智慧绿岛”竣工验收,公共服务平台入围省首批智慧建设试点,苏州湾湿地公园、地下综合管廊开工建设;度假区微谷商务大楼建成投用,舟山文创园开工建设;城区法国公园、澹台湖会议中心竣工;园博园建设推广、展会运营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城市功能品质有序提升。东环快速路南延、中环快速路吴中区段、金庭环岛公路建成通车,“一桥一路一隧”工程有序推进,轨交里程超30公里。“快速旅游专线”正式开通,新开辟公交线路11条、优化11条,新增公交场站4个。公共自行车一期车辆全部完成更换,三期规划建设方案完成,城镇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现全覆盖。城镇老楼危楼整治和棚户区改造有序进行,实施棚户区拆迁改造面积24.26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安置房)3912套(户),在建、交付安置房面积分别超427万、143万平方米。三是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启动实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59个村庄污水治理项目,甪直镇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37个村庄获评市级三星级康居村庄。推进现代农业规模特色化发展,“6+1”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值42亿元,家庭农场增至48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增至30家。
4.注重绿色、高效,生态环境展现更多亮点。一是持续加大保护力度。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组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创新施行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权交易有偿使用制度,在全市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设立运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基金、美丽吴中建设发展基金,成功召开生态文明绩效考评(吴中)高层座谈会,获评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二是强力推进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太湖“五位一体”常态化综合管理,新建生态河道35.4公里,疏浚整治河道153条、107公里,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正式荣升国家湿地公园。区属水务公司组建成立,城南污水厂二期、胥口污水厂扩建等项目投入运营,铺设污水管网30公里。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专项整治,治理有机物污染企业77家,建成投用静脉产业园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PM2.5平均浓度下降15%。三是加快推进低碳发展。初步建立以“亩产效益”为中心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淘汰落后企业62家,新增三星级以上“能效之星”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5%。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新增绿色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全市首个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顺利封顶。
5.注重和谐、稳定,社会建设迈出更快步伐。一是千方百计促增收。深入实施“就业帮扶惠万家”工程,新增就业岗位2.1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823个,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38人。稳步推动农民增收,新增各类股份合作社16家,集体总资产、总收入、村均稳定收入分别超400亿元、32亿元、1200万元,分别增长10.5%、11.7%、11.8%,户均分红达5260元,农夫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社。二是多措并举强服务。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3.5%,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158万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上调至750元/月,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全面推进“居家福”工程,新增养老服务站27个。全面优化教育资源,苏州大学尹山湖中学等一批校舍建成投用,高考本一、本二达线率实现再增长。全面增强卫生服务能力,3家公立医院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木渎人民医院挂牌三级乙等医院,新增市级重点专科2个。全面提升文体事业实力,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体封顶,金庭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开放,首届环太湖帆船拉力赛、“环太湖”国际竞走和行走多日赛等重大赛事在吴中开赛。全面实施“计生关怀进万家”工程,完成“十二五”人口计生终期评估和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气象监测、工青妇等工作全面铺开,民族、宗教、统战、侨务、双拥等工作成绩显著。三是下大力气保稳定。完成105个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企业网格化监管体系初步建成,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强化社会治安打防控,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广泛开展“一镇一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信访、消防、食药监等工作深入推进,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受宏观形势偏紧影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如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仍然较弱;工业经济低速徘徊,传统产业发展优势日趋弱化,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重大产业项目不多,消费需求不旺,经济发展后劲有待加强;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矛盾事件仍有发生,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等等。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刚刚过去的五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的工作导向,全面实施“四轮驱动”战略,积极开展“千企升级”行动,统筹推动“四大板块”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30项32个指标中,有23个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9个指标基本完成目标任务(详见附表1)。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较“十一五”末增长5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2013年突破百亿元,较“十一五”末翻番。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8:56.1:41.1优化调整为2.6:48.9:48.5,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千人计划”实现零的突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效,率先探索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成立全国首家“农民集团”,镇级集团实现全覆盖,成为国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城区与长桥街道、西山农业园区与金庭镇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木渎镇深入推进“强镇扩权”。开放优势进一步扩大,2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入驻,外资企业资产总额增至1168.1亿元,年均增长7%,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分别是“十一五”的2.3倍、2.4倍。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吴中太湖旅游区获评国家5A级景区,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城市形象功能加速改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等大交通体系基本成型,太湖新城启动建设,实现国家级生态镇全覆盖,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生态区。民生保障全面加强,城乡低保、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面并轨,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示范区。民主法治建设共同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三、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6年,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外需市场持续扩大的基础还不牢固;国内经济面临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新常态”,更多的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我区大力推行“绿色发展”的积极效应将逐步显现,但短期内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既要实事求是,更要提气鼓劲,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奋力拼搏,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把更多精力引导到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上,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根据吴中区委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目标,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现对主要预期目标作重点说明:
1.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体现发展需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吴中区经济的体量和份额相对偏小,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要实现国家提出的“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发展目标,必须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二是体现效益追求。在外需低迷、内需偏弱、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下,吴中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是伴随结构升级、功能提升的速度,是有利于改善民生的速度。与近两年增速相比,适当调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既能够合理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预期,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上来,努力摆脱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依赖,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创新驱动上来,推动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增长。三是体现前后衔接。一方面,19项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基础指标中,占比最高的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速不会有大变化,增长最快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增速等房地产相关指标持续发力,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保持较大拉动作用;受进出口下滑影响,去年拉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公路、水上运输周转量指标将持续降低,但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快递行业的业务量递增,邮政业务总量将大幅增长,物流运输总量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低作用不会明显;农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存贷款、电信业务量、八项财政支出等指标增速波动影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另一方面,“十三五”规划确定地区生产总值目标为年均增长7%左右,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应略高于五年平均。
2.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新增量不足。受财政收入基数不断增大和宏观形势趋紧的双重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趋于平稳,2014年增长10.3%,2015年增长9.1%。从去年情况看,占比较高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持续走低,制约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虽然新增私营企业数增长较快,但短期难以产生较大的税收贡献。二是减量点较多。一方面民生支出比例不断抬高,另一方面实行“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非税收入逐年下降,将造成政策性减收。为保证指标设置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又能够确保如期完成,建议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
3.预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主要考虑:一是当前我区仍处于投资拉动型、增量推动型的发展阶段,要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仍是关键。而随着太湖新城、轨道交通、高端机器人产业园等投资亮点突显,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仍然较大。二是在目前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下,企业投资意愿普遍减弱,工业投资增幅难有起色。同时一些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新政陆续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我区的投资结构和发展模式。三是要素约束趋紧,项目建设推进难度加大。今年初步排定286个重点项目,投资额略低于去年,一定程度上拉低投资增速。
4.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主要考虑:当前,国家将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多个领域采取措施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新能源汽车、养老消费、服务消费等行业有望较快增长,必将对我区消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汽车等传统消费热点有所消退,新兴消费需求尚未形成规模,而居民收入和全社会消费能力的提高则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我区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消费吸引力不强,特别是网络购物和消费外流等因素的影响,社零消费增速大幅提升的空间有限。
四、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2016年将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紧扣中高速经济增长点,着力在增强质量效益上形成突破。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更大力度投资载体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向高端集聚,为增强现代产业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优化企业引培服务品质。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强化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进一步取消和降低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生产运营、外贸出口、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动实施金融支持自主创新企业行动计划,稳健运营中小企业转贷平台,加大增信基金政策实施力度,推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优质企业或平台公司到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及境外发债融资,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私募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开拓“以质取胜”路径,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流动,支持企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商标注册,加大“吴中精品”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地理标志商标和知名品牌,发展一批能够展示“吴中制造”和“吴中服务”优质形象的品牌与企业。二是推进产业发展转型提质。推进智慧吴中建设,实施企业互联网提升计划,促进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力争在高端机器人、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形成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检验检测和基于网络的平台经济、工业设计等业态,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和区域性总部,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空间。多方位、多层次地改善和优化消费环境,引进一批健康、养老、旅游项目,打造一批现代商业设施,发展一批24小时服务设施,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尽快形成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抓住轻轨、快速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商机,优先发展站点商业。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分散闲置资源加速整合利用,实现分享经济快速成长。三是发挥项目建设带动作用。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制定、组织好全年招商计划和各类推介活动,强化错位招商,实现招商资源“块块联动、各地联动、内外联动”的良性局面,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积极突破常规、强力攻坚,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重点推进太湖文化中心、汉舍国际生态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今年全区符合产业政策的投入不减少,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不减慢,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不放松。
2.紧扣创新引领关键点,着力在激扬发展活力上形成突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更大力度推进综合改革,加快要素集聚,推动创业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型。一是释放综合改革原动力。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拟订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对行政审批目录、责任清单的动态管理和外资准入模式, 推进“多评合一”、“多图联审”,促进形成部门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深化国企改革,探索建立三级国资管理运营架构,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深化农村改革,加快集体经济由产业经营向物业经营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由资金增量向资产增量转变、由村内发展向村外发展转变,力争实现村级稳定性收入增长8.3%。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力。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嫁接”创新型人才项目,支持企业家与科学家“联姻”发展,积极培育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实现市场与项目的无缝对接,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56%。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继续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数量。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计划”,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提升和发展壮大。坚持以用为本、助推转型导向,进一步强化人才效益分析评估和考核,实现引才育才层次规模与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攀升,力争人才总量突破13.5万人。三是增强全民创业内生力。注重引导企业打破领域、区域界限,加快各个领域的协同创新,重点实施“创客天堂”行动计划,鼓励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实训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创业者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建设“手拉手”、机器人创新广场、互联网创业峰会、环太湖创意长廊等一批众创空间。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PPP模式项目库,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范围,营造“人人想当老板,个个有创业冲动”的社会氛围。
3.紧扣城市更新支撑点,着力在提升城市内涵上形成突破。坚持城市农村一体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更大力度整合资源,推动区域软实力提升。一是提高城市建设品位。加快推进“多规融合”,准确把握吴中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增强整体竞争力。按照“建成区精雕细琢出精品、增长点加快建设出形象”的思路,大力度实施城区提升改造,稳步推进度假区中心区、太湖新城、双湖新城区、胥江城和“后园博”建设,全面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和载体建设,全面完成总投资46.6亿元、总里程73公里的重点交通工程,满足不同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需要。二是建设水乡特色农村。全面启动古村落保护工程,制定古村落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堂里、东西蔡、植里、甪里、后埠五个古村保护整治,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甪直)联合申遗,努力建成一批精品传世、水乡风格的美丽乡村。全面开展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色塑造、内涵提升等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污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完成31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把美丽镇村建设整体推向更高水平。三是加快文化旅游融合。结合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通过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开发和物质形态的文化项目建设,培育持续的旅游吸引力,实现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互动发展,使分散的文化资源集聚化、隐性的文化资源显性化、传统的文化资源现代化。
4.紧扣绿色发展聚焦点,着力在优化环境面貌上形成突破。坚持生态为基,更大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和提升区域环境面貌。一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制定《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管控细则》,加快绿化造林步伐,城镇绿地率达37.9%。推进太湖新城创建国家级低碳社区和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步伐,确保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六大项目按时开工。二是扎实引导资源集约节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高进低退”机制,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新增项目和产能,关停转改一批落后产能和企业,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的双赢。深入推进已批未开发土地清理处置、腾出发展空间和经营性土地集中招拍挂,统筹全区建设用地指标,形成更为科学的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发展保留用地空间比例。支持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实现新建LED路灯全覆盖,不断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三是开展污染防治工程。扎实开展太湖水为主的水环境提标工作,稳步推进城区、金庭、吴淞江等污水处理厂建设,疏浚河道164条、133公里,建设生态河道25公里。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督查机制,加大工业企业、机动车、扬尘等多污染源综合防控,实施污染企业生产运行和污染排放动态监管。
5.紧扣民生为先根本点,着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形成突破。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更大力度地担负起改善群众生活的责任,解民忧、惠民生、增民利,使群众幸福感普遍提升。一是高标准提供社会保障。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建立全民参保登记长效动态管理机制,适时提高各类困难群体生活救助标准。继续降低“居家福”虚拟养老服务门槛,力争服务对象扩大到1万人以上。稳步实施1个保障性安居工程、1个旧城区改造工程,用地面积750平方米(详见附表2)。二是大力度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的发展战略,实施胥江小学、培东初中等一批校舍建设。推进文体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力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评迎检。探索卫计基层资源整合模式,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推动计生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三是全方位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法治吴中”和“平安吴中”建设,启动实施“七五”普法工作,建成启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深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加大群租场所专项整治,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好信访消防、防汛防台、双拥优抚、国防预备役等工作。
各位代表,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伟大的征程已经开启,“十三五”的宏伟蓝图将在我们手中化为美好现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将励精图治谋发展,创新突破争一流,全力以赴开创吴中灿烂美好的明天!
附表1
吴中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类型 |
序号 |
指 标 |
“十二五” 规划目标 |
“十二五” 末完成情况 |
指标属性 |
|
经 济 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年均增长15% |
年均增长9.5% |
预期性 |
|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年均增长15% |
年均增长15% |
预期性 |
||
3 |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年均增长15% |
年均增长10.5% |
预期性 |
||
4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 |
年均增长15%以上 |
年均增长18.1% |
预期性 |
||
5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50 |
48.5 |
预期性 |
||
6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5左右 |
6.7 |
预期性 |
||
7 |
高效农业比重(%) |
75 |
75 |
预期性 |
||
科 技 创 新 |
8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
60 |
预期性 |
|
9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50 |
45 |
预期性 |
||
10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8以上 |
2.5 |
预期性 |
||
11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
38 |
38 |
预期性 |
||
12 |
万人拥有人才数(人) |
≥2000 |
2064 |
预期性 |
||
13 |
万人拥有专利授权量(件) |
75 |
100 |
预期性 |
||
公 共 服 务 |
14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68 |
68 |
预期性 |
|
15 |
人均公益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
≥0.18 |
0.22 |
预期性 |
||
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平方米) |
≥2.5 |
2.24 |
||||
16 |
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
7 |
7.4 |
预期性 |
||
17 |
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张) |
40 |
40 |
预期性 |
||
18 |
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补偿比(%) |
70 |
70.45 |
约束性 |
||
19 |
城乡公共文明测评指数(%) |
85 |
86 |
预期性 |
||
人 民 生 活 |
2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年均增长12% |
年均增长10.2% |
预期性 |
|
2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年均增长12% |
年均增长12.2% |
预期性 |
||
22 |
社会登记失业率(%) |
4以内 |
2 |
约束性 |
||
23 |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
100 |
99.5 |
预期性 |
||
24 |
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
45左右 |
42 |
预期性 |
||
资 源 环 境 |
25 |
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
4.5 |
4.56 |
预期性 |
|
26 |
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
完成下达目标 |
完成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27 |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18.4 |
43.4 |
约束性 |
|
二氧化硫 |
23.6 |
29.4 |
约束性 |
|||
28 |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率(%) |
完成下达目标 |
完成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29 |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
五年平均95以上 |
95.65 |
预期性 |
||
30 |
陆地森林覆盖率(%) |
≥30 |
30.3 |
预期性 |
附表2
2016年度吴中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旧城区改造计划安排
序号 |
征收项目 |
所属区域 |
征收面积(㎡) |
项目性质 |
备注 |
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计项目1个,征收面积350平方米。 |
|||||
1 |
澹台湖景区 |
城南街道 石湖东路南、北 |
350 |
保障性安居工程 |
|
旧城区改建项目:合计项目1个,征收面积400平方米。 |
|||||
1 |
西街改造 |
东山镇政府镇区 |
400 |
旧城区改建 |
|
合计:征收项目共2个,征收面积750平方米。 |
|||||
备注: |
1. 表中所列项目,部分地块土地性质目前暂为集体土地,拟征收为国有土地; 2. 表中所涉数据均为估算,具体数据以项目启征后的入户调查为准。 |